其他
业界大师|夏坚白:经天纬地,矢志不渝(二)
为办好武测,1956年9月,他代表中国科学院出席匈牙利科学院测量制图国际学术会议。会后考察了苏联莫斯科测量制图学院。翌年10月又任中国科技代表团测量制图顾问,参加了中苏科技会谈。他得知苏联莫斯科测量制图学院院长即将访华的信息,便特地去会见该院长,邀请其访问武测。此后,又促成了两校间的校际合作交往。
1956年夏坚白亲临武昌车站迎接苏联大地测量专家
他密切注视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造勢,随时准备用新理论、新技术来建设武测。早在20世纪50年代前期他已看到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前景,建校之初就选派青年教师到中国科学院学习电子计算机的制造与使用,为开设计算机专业作准备。在他的主持下,1958年4月2日通过了武测的“光、机、电测发展方向”,即“掌握物理测距、雷达航测、电子计算机及其应用等技术”。同年6月l2日,他在院务会议上要求:“尽快建立电子学教研组,外文教师要学会两国或三国文字。”在全国高等院校科研工作会议精神指导下,武测设立了无线电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两个专业,1960年又增设了计算数学专业。在他的主持下,武测挑选几十名青年教师到北京、上海等地进修上述专业,很快改变了这方面师资力量薄弱的状况。为了尽快培养国家急需的测绘人才,夏坚白与院领导班子一起挖掘学院潜力,多种途径办学。1957年6月,武测成立函授部,以满足国家测绘总局在职人员提高业务水平的要求。1958年又增设了两年制工程测量专修科,成立了中技科(后改称中专部)。学校呈现出以本科教育为中心,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夏坚自始终坚持“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方针,强调提高数学质量,主张把最好的教师放到教学第一线。他虽身兼数职,社会工作和学校行政工作很多,仍长期担任大地天文学课程教学,当研究生的导师。在他的带动下,学校几位著名的一级教授都坚持上课。他常说:“想教书总得像样些,科学研究总得可以得出结论,否则如何交代?”充分体现了他对学生认真负责的精神。夏坚白授课深入浅出,密切结合实际。为了帮助学生弄清课堂所讲内容,他经常到学生宿舎去辅导答疑。在1958年5月23日出版的校刊中,有一篇通讯《我们尊敬的好老师》写道:“晩饭后在大地系三年级女同学宿舍里,同往常一样,大家正准备上自习,夏院长和他的助教走了进来。夏院长今年担任了该年级大地天文学的课程,今天是特地来给同学们答疑的。同学们很高兴,也感到让夏院长亲自到宿舍来答疑有些过意不去,都赶紧搬凳子让座;但是,夏院长却始终站着耐心地解答每一个同学提出的问题。”夏坚白经常主持召开系主任联席会议研讨教学问题,发扬民主,提高教学质量。夏坚白经常对教师们讲:“我们必须又红又专,保证教好学生,把现代最新科学成就传授给学生。”“要对学生全面负责,要发动大家的力量……”他言必信,行必果,以身作则,自己提出的主张,自己带头去做,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每逢新生入学,他都亲自作报告介绍学校各个专业,谆谆嘱咐“要不怕艰苦,努力学习,要互相尊重,不要闹小圈子;要遵守纪律和制度,尊敬老师和职工;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文体活动”等。夏坚白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深得学生们拥戴。夏坚白追求真理,襟怀坦荡,廉洁奉公,任劳任怨,积极靠拢中国共产党组织。1956年2月10日,其好友、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同济大学教务长李国豪入党,他列席了支部大会,以自我批评精神找差距。周恩来总理关于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的指示温暖了他的心窝,他把入党作为自己的崇高愿望。1958年5月,武测副院长金通尹教授入党,他引为楷模。同年6月20日他在武测校刊上撰文《我要鼓足干劲跟着党走社会主义道路》,文中写出自已的心声:“我要有系统地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决彻底地改造自己的政治立场,把整个心交给党,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毫无保留地献给社会主义。”不论是在同济还是在武测,夏坚白与校党委始终合作得很好,对自己分管的教学及行政工作敢于负责。有一次湖北省副省长孟夫唐问他是否有职有权,他毫不犹豫地说:“我有职有权。”夏坚白对祖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业绩得到毛泽东主席的嘉许。建国初毛主席到上海,接见几十位教育科技文化界人士,他是其中之一。他曾同毛主席一块儿进晩餐,一块儿看戏……1958年4月6日,毛主席在武汉接见教育科技界代表时,在主席台上看见夏坚白,与他亲切握手!欢呼声中,夏坚自附耳向毛主席汇报。
夏坚白教授和毛主席在一起
1971年9月,林彪折戟荒沙、机毁人亡,周恩来总理在毛泽东主席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形势有了好转。条件稍有改善,改行分配到华中师范学院外语系编外文教材的夏坚白,就利用业余时间研究当时新的国外测绘文献资料。该校没有这方面的书刊,他就自费购买、自费预订国内影印的外国期刊,自己不能买的就请华师图书馆代购,实在无力购买的外国文献,就向有关单位商借。在逆境中夏坚白仍心系祖国的测绘事业。1972年春,在湖北省委召开的高级知识分子座谈会上,他呼吁恢复武测,恢复国家测绘总局和测绘研究机构,道出了与会测绘学者的心声。1972年7月16日,夏坚白向华中师范学院领导写报告:“我再三考虑之后,决定在业余时间内,继续钻研测绘专业”,“目标有两个:了解当前国际上整个测绘科技的发展情况,学习大地测量学方面的新技术”,“测量是一门古老的科技,它是永远随着别的科技的发展而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及时地编写中国体系的、适应当前需要的书”。这份报告在该校领导人中引起强烈反响,院党委负责人刘介愚在报告上批示:“一、夏坚白同志的要求是积极的,应予以支持;二、外语系可根据数学情况尽量减轻该同志现任工作;三、所需图书资料可由院教革组与有关部门联系解决;四、向全体人员进行说明。”在刘介愚等支持下,他可以公开钻研测绘业务了。夏坚白废寝忘食,博览国外最新期刊文献,十分痛心地看到,在我国内乱之际,国外测绘科技已突飞猛进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高度的事业心使他坐卧不安,毅然决定上书中央。此时原武测党委副书记张肇翼从“五七干校”返回武汉,在临近一所大学工作。张肇翼专程到华师来看他,两人意见不谋而合,商议以夏坚白名义写信呈报周恩来总理,“汇报一些有关测绘事业科技研究和教育方面的意见”,初稿拟成后,夏坚白又先后征求方俊、王之卓、纪増觉等教授的意见,然后设法转呈周恩来总理。信中,他首先简述了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与被撤销的情况,陈述了测绘科学之重要性;接着列举了各国测绘科研、教育机构的设置与变迁,世界测绘科技新发展及新技术应用情况;进而提出我国应该重视发展测绘科学技术的意见,最后向周总理建议:
“一、恢复武汉测绘学院,以期承担测绘专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研究工作的展开。二、恢复两个测绘科学研究所,从事测绘业务和基础理论的研究,以期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并为测绘学科的长远发展树立牢固的基础。三、为了便于全国测绘业务的统一筹划、实施管理和测绘人员的统一使用,以及明确不同时期的测绘学科不同的研究和发展方向,借以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请及时恢复国家测绘总局。”信转呈之后,夏坚白担心周恩来总理难以收到,又给郭沫若副委员长写了内容相同的信,请他转告周恩来总理;后来他听说北京大学周培源教授将出席中央有关部门召开的部分高等学校座谈会,即给周培源写信,请他在会上提出:“在高等院校内恢复设置测绘专业及有关研究所,并增设必要的测绘新技术专业,以使培养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测绘干部,从事测绘业务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在这些信中,夏坚白一再呼吁恢复武汉测绘学院和两个测绘研究所。1973年年初,夏坚白利用寒假将上述信件抄成多份,准备找机会向周总理汇报。夏坚白说:“目前国家测绘事业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宜采取有力措施迅速解决,我已是古稀之躯,别无所求,为测绘事业之恢复愿献出余生。”同年春节刚过,夏坚白借出差北京的机会,拜会了周培源、竺可桢、吴有训等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请他们将自己的建议信转给周总理。他就是这样孜孜不倦地追求,为恢复武测、振兴测绘事业而呐喊!与此同时,他与同在华中师范学院的原武测教师管泽霖、宋成骅组成卫星大地测量研究组,在该校和湖北省有关部门支持下率先进行卫星大地测量问题的研究。他仍强调应到有关部门进行调査研究,自己年迈患病不能成行,就要宋成骅、管泽霖带着他的亲笔信相继调査参观了陕西天文台、北京天文台、天津纬度站、中国科学院天文仪器厂、上海天文台等,收集了众多资料,借到不少国内外这方面的新版著作。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造卫星已在许多学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大地测量来说,同样也有深远意义。为了引进国外卫星大地测量新技术,他决定主持翻译两部外国卫星大地测量文献,推动我国这方面的工作。他请宋成骅帮助邀请分散在武汉各高校的原武测教师宁津生、高时浏等人,在他主持下编译英文专著《卫星大地测量学概论》、德文专著《卫星大地测量方法》,这是我国卫星大地测量领域翻译得最早的外国文献。他夜以继日地干,以致劳累过度两次因脑缺氧而休克,亲友们劝他保重身体,他回答:''新的东西,我们可以做一点,就要做好一点。”1973年3月6日,周恩来总理作了调整测绘部门体制问题的批示。5月23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发布通知:重建国家测绘总局和两个测绘科学研究所,重建武汉测绘学院,规定重建后的武测“实行湖北省和国家测绘总局双重领导,其第建工作由湖北省负责”。1973年8月,武测重建领导小组成立。夏坚白闻此讯流下了激动的热泪,他虽不是重建小组成员,仍为重建武测奔忙,劝说不少原本离开武汉的测绘专业教师回武测工作,挽留了不少人才。1974年4月,夏坚白回到重建的武测,立即建议学校开展卫星大地测量理论与新技术研究,他虽未担任领导职务,仍关心学院的重建,提出了许多建议,仍带病坚持参加科研与教学工作。一次,他听说一位学有专长的教师——他早年的一位学生调离武测,急忙抱病登门去谈心,告诉武测重建来之不易,应以事业为重,他苦口婆心,情深意切。这位教师为他的至诚所感召,收回了请调报告。暮年,夏坚白壮心不已,虽遭癌症折磨,仍为振兴祖国测绘事业而拼搏。他尽力争取早日出版两部外文译著。1977年6月底,在迎接中国共产党诞辰56周年之际,他写书面发言提纲,最后几句是:“我要活到老,改造到老,在科技现代化上起一个螺丝钉的作用。”病危弥留之际,他仍惦念武测的建设和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惦念祖国的测绘科学教育事业。他认为自己对祖国贡献太小,对到医院来看望他的人们说:“我还有许多事没有做,还有两部书稿没有完成……”
1977年10月27日22点15分,夏坚白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与世长辞,终年74岁。临终之前,他为自己即将出生的孙女取名“正华”,希望中国能走正确的道路,希望孙女牢记毛主席的教导:“要光明正大”,做个正派人,继承爷爷的遗志,振兴中华。
1996年6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批准,同意在测绘科大校园内建立夏坚白教授半身塑像。
塑像为半身铜像,高 2.8米,伫立在夏坚白生前常年工作过的测绘科大天文台附近的绿化景点上,此后,在武汉“中国光谷”鲁巷广场科学家塑像中,也矗立了夏坚白雕像。中国邮政还出版发行了夏坚白院士的纪念邮票。人们永远怀念和敬仰这位卓越的科学家。
武汉大学夏坚白纪念雕像
【慧天地】
欢迎大家推荐精品稿件【投稿邮箱】geomaticshtd@163.com
资料整理:张瑞辰
编辑:苏愈发
审核:李茂永 曹真毓
指导:万剑华教授(微信号928135614)
推荐
(限于篇幅 更多精彩不再全部列出 请在相关系列中查看)
高端论坛|地理信息科学之父、美国科学院院士Michael F. Goodchild的精品学术报告
喜欢的话别忘记点击小手给小慧点赞哦!